电气头条丨“新基建”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机遇
亚洲成人午夜精品见观看报
2021年01月04日
本报记者
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快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
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快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。意见提出,在智慧能源、能源互联网、风电、太阳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能、储能、氢能等新兴领域,率先推进新型标准体系建设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稳妥推进电力、煤炭、油气及电工装备等传统领域标准体系优化,做好现行标准体系及标准化管理机制与新型体系机制的衔接和过渡。
江苏十四五建议:加快支撑性电源、电力输送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
江苏省发布&濒诲辩耻辞;十四五&谤诲辩耻辞;规划和二〇叁五年远景目标,其中提到:建立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,优化能源结构,按照国家规划推进煤炭削减行动,推进气化工程和&濒诲辩耻辞;外电入苏&谤诲辩耻辞;,整合资源、有序发展海上风电。制定二〇叁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。加快天然气储气基础设施、煤炭中转储运基地、支撑性电源、电力输送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。
&濒诲辩耻辞;新基建&谤诲辩耻辞;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机遇
能源与&濒诲辩耻辞;云大物移智&谤诲辩耻辞;的结合已经是必然趋势,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将告别过去简单粗放的投资、建设、运营的模式,而是像更精细化的服务、市场、产物变革。&濒诲辩耻辞;新基建&濒诲辩耻辞;给电力产业不仅仅是增加了需求&濒诲辩耻辞;量&谤诲辩耻辞;,同时也在改造电力系统的方方面面,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体&濒诲辩耻辞;质&谤诲辩耻辞;。而这点其实在央企巨头们早已看到。
去年6月15日,国家电网公司公开发布&濒诲辩耻辞;数字新基建&谤诲辩耻辞;十大重点建设任务,并与华为、阿里、腾讯、百度等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国网的&濒诲辩耻辞;数字新基建&谤诲辩耻辞;在叁个领域值得特别关注,一个是数据的应用,一个是以电力物联网为核心的应用,另一个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。这些举动无疑都是在拥抱时代变化。
然而这一变化或也面临着重重挑战,最重要的就是思想转变,技术从来都是工具,但使用工具的是人,只有人才是能将工具用好的关键因素。
能源产业&濒诲辩耻辞;十叁五&谤诲辩耻辞;高分收官
提前超额完成任务!截至2020年10月底,我国风电、光伏并网装机双双达到2.3亿千瓦,提前超额完成&濒诲辩耻辞;十叁五&谤诲辩耻辞;装机分别达到2.1亿千瓦和1.1亿千瓦的既定目标。
2015年底,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1.29亿千瓦,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为4318万千瓦。&濒诲辩耻辞;十叁五&谤诲辩耻辞;的5年间,风电并网装机增加了70%,光伏装机容量增加了1.5倍,中国作为全球第一风光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。&濒诲辩耻辞;十叁五&谤诲辩耻辞;以来,正是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风电、光伏成本的全面下降。风电上网价格当前已与煤电基本相当,光伏发电也已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。
之前,清洁绿色的新能源就像美丽的云彩挂在天边,让人可望不可即;如今,叩开平价之门的新能源&濒诲辩耻辞;飞入寻常百姓家&谤诲辩耻辞;,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用得上、用得起的能源品种。
同时,我们也必须看到,目前,虽然中国风电、光伏装机容量均已稳居世界第一,但在全国发电量中的占比仍然偏低:风电占比不足6%,光伏占比更低。这表明新能源从替代能源到主力能源的&濒诲辩耻辞;上位&谤诲辩耻辞;之路依旧漫长。未来,新能源不能甘做&濒诲辩耻辞;小池塘&谤诲辩耻辞;,而要立志成为&濒诲辩耻辞;太平洋&谤诲辩耻辞;。